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领导小组《关于进一步做好 2025 年防范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通知》要求,我区将持续强化源头治理、系统防控,通过 “宣传教育 + 行业监管 + 监测预警” 三位一体工作机制,全面筑牢金融安全防线。
什么是非法金融:
1.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;
2.未经依法批准,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;
3.非法发放贷款、办理结算、票据贴现、资金拆借、信托投资、金融租赁、融资担保、外汇买卖;
4.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。
当前非法金融活动呈现三大趋势:
形式 “虚拟化”:以 “云养殖”“元宇宙投资” 等新兴概念为幌子,通过虚假平台吸引投资。如湖南某 “云养牛” 项目,以年化 6%-13% 收益为诱饵,虚构国外牧场,骗取 5 亿余元。
手段 “温情化”:针对老年群体,以 “免费旅游”“养老服务” 为噱头,如某旅行社通过储值卡承诺 15% 年化回报,造成 8000 万元损失。
链条 “跨境化”:资金通过虚拟货币、地下钱庄转移,如北京王女士被 “驻港军官” 诱骗投资虚拟币,2000 万元血本无归。
典型案例警示
案例 1:“云养殖” 陷阱
湖南某公司以 “线上认养羊” 为名,承诺年化 12% 收益,实际通过 “拆东补西” 维持运转,1747 名投资者损失 1.59 亿元。
案例 2:“保单贷款” 骗局
重庆陈女士轻信微信群 “数字货币高回报”,企图通过保单贷款投资,幸被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及时劝阻。
案例 3:“虚假平台” 诈骗
深圳刘某被 “上市公司老总” 诱骗投资,抵押房产投入 246 万元,平台次日 “冻结” 资金,损失全部积蓄。
全民参与:守护 “钱袋子” 行动
(一)举报奖励机制
线索核实奖励:
确认存在风险:500 元
行政立案:1000-5000 元
刑事立案:5000-25000 元
举报渠道:拨打 12345 热线、登录 “苏服办” APP 或发送邮件至 [具体邮箱]。
(二)风险自查清单
“四看” 原则:
看资质:企业是否有金融许可证?
看收益:年化收益率是否超过 8%?
看资金:是否转入个人账户?
看宣传:是否承诺 “保本保息”?
“三不” 准则:
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
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
不参与 “熟人推荐” 投资
行动倡议
防范非法金融活动,需要你我共同参与!
企业:依法合规经营,拒绝参与非法集资。
个人:树立理性投资观,不贪小利、不信 “内幕”。
家庭:关注老年人、青少年,共筑家庭防非防线。